仙桃廉政网
欢迎访问仙桃廉政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史鉴

孔府家风故事三则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7日                   来 源:                  

  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始于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终于民国时期(1935年),承袭了32代,近900年。历代衍圣公都在孔府里办公和生活,孔府的一景一品、一石一树,均受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泽被,以及为政以德的孔氏家风熏陶。滴水藏海,关于孔府的三则故事,虽然短小,今日读来不免意味深长。

  见不善如探汤

  在孔府西学门内,有一口大铁锅,每天孔家的烧水户都会自带薪材烧水,水沸即回,开水无人使用。虽然人们觉得怪异,但这是多年沿袭的祖传之举,不得随意更改,因此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其实,这水并非白烧,当中蕴涵孔子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深意。这句话出自《论语》,意为见到完美的,自我比对还有什么差距,看见丑陋、邪恶的事应不为,为则如同把手伸向开水,必须赶快缩回。衍圣公作为朝廷要员,经常与官员、宾客接触,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善的人与事。祖辈于西学出口处设一锅开水,就是要提醒子孙后代见不善如探汤,时时拂拭心灵的杂草,日日修炼高尚的情操,保持敬畏,而非心存侥幸。

  公爷过犭贪了

  孔府是一座住宅与官衙合一的建筑,在宅与衙分界处有一道内宅门,门里面有一幅特殊的彩色壁画,上面有一头貌似麒麟的神兽,叫做犭贪(音同)。壁画中,犭贪的四周布满彩云,彩云之中全是被它占有的宝物,但犭贪并不满足,仍张着血盆大口,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终因贪得太多,难以承载,落了个葬身大海的下场。

  孔府内宅门照壁上的这幅画名为戒贪图,绘于明代,其用意非常明显,那就是借犭贪的丑恶形象作为家族正心修身的家训,以告诫子孙,切不可贪婪纵欲。

  孔府主人衍圣公请工匠绘制戒贪图时,还立下一个特殊的家规:每当衍圣公从内宅出来路过照壁时,跟班的差人必须高喊一声:公爷过犭贪了!表面上是出于礼仪向外通报衍圣公要出门,实则是提醒衍圣公到外面后,一定要以德为本,保持清廉俭朴的良好形象。

  冷板凳

  孔府大堂和二堂是衍圣公处理政务的办公场所,在大堂与二堂连接的穿堂厅内,有两条长凳,本地人称之为冷板凳

  冷板凳背后的故事发生在明代,一代权臣严嵩被弹劾、朝廷将要治罪时,专程到孔府请当时的衍圣公出面为他说情。严嵩与孔府关系非同寻常,严嵩的孙女嫁给孔子六十四代嫡孙、衍圣公孔尚贤,严嵩与孔府结成姻亲。权倾天下的严嵩,因其倒行逆施变成万民唾骂、朝野共讨的罪臣,他想通过衍圣公圣人之后的特殊身份,到嘉靖皇帝那里为自己说情免罪。

  严嵩急匆匆地赶到孔府后,经仆人禀告多时,不见回音,就坐在穿堂厅的红色长凳上,烦躁不安。严嵩坐等了一天,衍圣公孔尚贤不徇私情,始终不予接见。严嵩无果而返,没过多久就被朝廷查办,抄没了不义而来的家产。对此,后人有诗曰:敦实红漆阁老凳,观者嬉笑讽严嵩。权奸当道多显贵,身败难求衍圣公。这也生动见证了诗礼传家、深受勤廉家风影响的孔氏后裔风范。

  通过探汤示警、犭贪壁戒贪行为与视觉相配合的特殊家规,以及冷板凳的故事,能够体会孔子后裔要求子孙修身齐家、德高行洁的良苦用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个人和家庭的品德,终将汇聚成一个民族、国家的价值观,成为民族精神之源、治世经国之法。(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