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信息浏览“仙桃工匠”候选人展播片

中共仙桃市委党务公开网

“仙桃工匠”候选人展播片
发布时间:2016/4/18
          "仙桃工匠"候选人展播片——高登银(点击播放)


 高登银,男,44岁,中共党员,工程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系,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6年,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湖北凯亚药业有限公司后,他牵头组建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实现了三个月内恢复投产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获得药品生产GMP证书,成长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华中生产基地。

 他在致力于加强生产、质量监控及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的同时,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承担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公司201112月被湖北省科技厅批准为“湖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0133月被仙桃市科技局授予“仙桃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锅炉燃烧节能减排系统);20138月被省科技厅推荐“国家重点新产品(聚丙烯安瓿)”上报国家科技部,并已通过评审;20139月被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国家税务局、湖北省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至今先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发明专利1项(锅炉燃烧节能减排系统);实用新型专利32项(新型药用塑料安瓿瓶、药用塑料安瓿瓶新型五连装构造、药用塑料安瓿瓶新型瓶盖、药液降温装置等);外观专利2项(医用塑料安瓿瓶、医用塑料安瓿瓶)

               

         "仙桃工匠"候选人展播片——万起超(点击播放)


 万启超,男,51岁,大专文化,电气试验技师,现任国网仙桃市供电公司检修建设工区检修队长。

他从事电气检修试验工作35年,先后在电力线路架设、变电设备安装、变电高压试验等多个工种摸爬滚打过,参与了袁市变至棉纺厂35KV线路安装工程和35KV棉纺厂变安装工程,葛洲坝至潜江线路安装工程,袁市至毛嘴变线路安装工程等。能够快速地精通新业务并解决检修中的“疑难杂症”,2012年被评为仙桃市供电公司技术能手。

从参加工作起,始终坚持不懂就问,对任何在工作中产生的疑问都及时请教年长的师傅,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1986年调至原仙桃市供电局变电工区从事高压试验工作,由于其积极肯干,刻苦自学,不到2年时间便成为该单位技术领军人物,先后主持完成了仙桃变电站等9110KV变电站、张沟变电站等1735KV变电站及13座用户变电站新(改)建工作,同时每年负责全市23座变电站设备高压试验设备维护工作,确保了仙桃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他一直坚持在电力检修施工第一线,保持着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传统本色。他还积极关注青年人成长,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所学倾心传授,先后带出12位徒弟,现已成为仙桃公司各岗位技术骨干。他先后参与QC小组的“储能电容检测装置技术改进”并获得湖北省电力公司优秀QC小组成果二等奖。“主变油质劣化现场处理”并获得湖北省电业局优秀QC小组成果一等奖。“GW5-35型刀闸导电杆夹板防破改进”并获得荆州供电公司优秀QC小组成果一等奖。


                              "仙桃工匠"候选人展播片——肖俊平(点击播放)


 肖俊平,男,36岁,中共党员,工程师,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化工系,湖北新蓝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

 大学毕业后,他一直致力于石化行业重点发展的石化产品有机硅烷的研究与生产工作,其研究的有机硅新材料硅烷交联剂、偶联剂、催化剂产业均是国家鼓励发展产业,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石化产品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05年主持研发乙基三乙酰氧基硅烷生产装置,通过湖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仙桃市科技进步奖。这一项目研发后,产品回收率显着提高,单体含量提高了5%,同年实现销售收入1050万元,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2006年开始研发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连续法生产新工艺,通过2年技术创新,成功攻克了连续法生产新工艺这一国际课题,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连续法生产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生产线。2009年该项目产品销售额达1.6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

2008年主持公司生产线全自动集散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工作,对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连续法生产新工艺项目实现自动控制及优化,该项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能耗,减少煤耗1000/年,并实现减排SO2100/年。

 多年来,他在《化工新型材料》、《有机硅材料》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有机硅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012年,被评为仙桃市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015年该公司申报获批“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成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并主导参与制定D-30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国家标准。


                             "仙桃工匠"候选人展播片——孙代军(点击播放)


 孙代军,男,48岁,中共党员,工程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仙桃市聚兴橡胶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

 从业27年来,他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橡胶再生行业。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高级技师,是仙桃市第六批、第七批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也是中国橡胶工业废橡胶循环利用行业的十佳科技创新工作者。

 2004年,市场上存在大量废旧红色力车胎内胎,它的主要成分为天然橡胶。传统的利用回收方法是将其与毛胶(胶靴、解放球鞋底等)混合生产黑色的低档胶鞋再生胶。孙代军认为这种处理方式太浪费资源。能不能想什么办法将其生产成浅色再生胶呢?想法是有了,困难也很大,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最后终于试制成功利用废红色内胎为原料生产浅色再生胶。产品一投放市场,就供不应求,受到市场的青睐,累计为公司增创效益480万元,还一举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2014年,孙代军与武汉工程大学合作,开发成功的“废旧轮胎再生胶的绿色生产工艺”项目通过了省级专家鉴定,鉴定结论为“该项目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于20154月被仙桃市人民政府授予“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项目现已完成总投资3500万元,年产2万吨绿色环保再生橡胶的生产线全面开工,使企业实现了产品的转型升级。2014年、2015年,项目产品年净利润520万元,年缴税额680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2015年,孙代军组织参与申报成功6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和1项国家发明专利,同年,由他参与制定的国家《E系轮胎再生胶行业自律标准》已于201561日正式颁布实施。

                       

                               "仙桃工匠"候选人展播片——柳衡(点击播放)


 柳衡,男,31岁,毕业于武汉工程大学化工测控专业,湖北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为了打破国内高端干酪素全部依赖进口的落后局面,他走上了自主研发的梦想之路,致力于新型干酪素制备技术的研发和升级。

 2007年初,依靠在武汉工程大学化工测控专业学习四年的基础,他多方查找有关干酪素制备技术资料,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经历了数不尽的失败,也受到过旁人的嘲笑和不理解,但是他依然不放弃,他寻求母校老师的帮助,深入相关企业实地研究。通过不懈努力,在200812月,终于取得新型干酪素制备技术的关键突破。同年,“低温豆粕提取干酪素”项目获市农业局科技攻关项目立项。2009年,干酪素制备技术终于取得成功,并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

 2010年主持的 “制备干酪素研究与开发”获市科技研发攻关立项。2011年获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立项。2012年开发出专业化的细分行业专用的5类干酪素产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2013年负责2000吨酪蛋白改扩建项目的技术及实施工作。2014年获得“仙桃市劳动模范”、“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15年公司重大新产品高纯度干酪素研发成功,干酪素含量达98%,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他研发的产品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高端干酪素产品的空白,他所在的企业成为华中、华南、华东地区唯一一家有能力制备干酪素的企业,为干酪素需求企业降低成本30%以上,累计为国家节省外汇近2000万美元。


                                "仙桃工匠"候选人展播片——艾勇(点击播放)



 艾勇,男,35岁,大专文化,仙桃市道琦塑业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经理。

 从2003年进入仙桃市道琦塑业有限公司担任机械研发部总经理,主要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以及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2004年在别人还是用手工制作鞋套的时候,他和团队就已经完成全自动鞋套机的研发,从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以质量和价格的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了有利的先机,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近年来,他自主研发了全自动鞋套机、全自动袖套机、全自动口罩机等机械设备,申请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这些年来,他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 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30余项。如2012年研制的 “口罩片自动翻面置”、“口罩上带装置”、“全自动未包边口罩上带机”、“全自动口罩贴带生产机”等。 2013年研制的“高强度高韧性塑料合金鞋套”,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154月,研制的“全自动袖套制造机”由仙桃市人民政府颁发科学技术进步奖,同年所在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