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研究室 徐涛
按照部机关自身建设十二条要求,近日我就全市“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找到了依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几点拙见。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主要作法
市委认真落实《2010-2012年湖北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按照“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要求,采取特殊措施、特别手段强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具体措施是“五·四工作法”。
1、“四次检查”大力度推进。一是逐村排查,摸清家底。去年6月底,组织18个专班,集中对21个镇(街道、园、场)、673个行政村(居)基层组织基本情况逐村拉网式调查摸底,逐村录相拍照建档,为“五个基本”建设提供了最真实的决策参考。二是暗访督办,强力推进。组织专班,加强经常性暗访调研、督办与检查。去年7月份,派出6个检查督办组,采取不打招呼、明查暗访、集中汇报方式,对各地进行集中检查督办,有力地推进了“五个基本”建设。三是综合考核,严格结帐。去年底,市委组织8个考核组,对各地各单位2010年党建工作进行综合检查考核,并将镇(街道、园、场)和市直单位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占综合考核的分值分别提高到21分和24分。分类排名前5位的进行隆重表彰,后5位的由市委主要领导进行谈话。四是自查考评,集中整改。今年春节刚过,再次派出16个专班,对照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考评细则,分片逐镇对所有村(居)“五个基本”建设情况考评,全面开展自查,对照问题集中整改。
2、“四个会议”高频率推进。一是专题常委会。去年8月初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五个基本”建设工作,将“五个基本”建设摆上重要日程。二是工作推进会。去年8月19日召开高规格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会,以多媒体形式通报基层组织普查情况,各地党委主要负责人逐一表态发言,对“五个基本”建设全面部署。三是巡回培训会。去年9月初由组织部长带队,采取党委书记讲话、部长讲课、村支部书记代表发言、组织委员部署工作的方式,分片逐镇开展“五个基本”建设巡回培训,指导各地高水平地推进“五个基本“建设。四是定期督办会。从去年8月底开始,采取现场指导、参观学习、会议交流、实物展示等形式,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工作督办会,形成推进“五个基本”建设的常态化机制。
3、“四个统一”规范化推进。省委对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出的“五务合一”和“二十个一”的要求后,市委将这些要求分解成具体任务,分类制定具体工作标准,做到“四个统一”:一是统一管理模式。为各村统一印制“三本三册一台账”,即党组织活动、村委会活动、村务日志等3个记录本,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干部与后备干部、实用人才与在外工作人员等3本名册和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代办服务台账,要求基层组织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做好记录,以记录到位促工作到位。二是统一工作制度。分类制定基层组织各项工作制度,制成必备制度范本,督促各地各单位参照执行。对村级组织涉及的各项制度,组织政法、计生、文化等10多个部门统一梳理完善后,修订成83项制度汇编成册下发到村,保证村级组织运行规范有序。三是统一室内布置。制定党员群众活动场所建设与布置标准,特别是对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出了室内布局、功能划分、设备配置的指导意见,重点推进阵地转型,加强“一门式”办事大厅建设,并统一规范所有门牌室牌名称、尺寸与钉挂方位,做到门牌室牌悬挂、室内功能划分、办公桌椅摆放、电教设备安装、规章制度布局科学合理。四是统一制作标准。结合实际制定《仙桃市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从阵地建设、档案管理等12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设标准,如统一村级上墙制度的内容以及制作的材质、大小、颜色和字体,统一村务公开栏版式、总面积,提倡使用黑板式公开栏等,确保科学规范、美观实用。
4、“四大工程”深层次推进。一是“一把手”工程。内选优秀人才、外引成功人士、上请退职领导、下派机关干部,重点解决了35个村无党组织书记的问题,选配了一批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领头雁”,促进“一把手”队伍结构调优、素质调高、能力调强。全市村党组织书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60%,年龄在50岁以下的超过70%,有较强“双带”能力的超过80%。先后下派机关干部75人,2010年公开选拔的15名副镇长全部选派到村任“第一书记”。通海口镇苏滩村王建国等9名机关事业单位退职干部回家乡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沙嘴街道金台村、沔城回族镇王河村、胡场镇潭湖村等32个村外请务工经商的“回归人士”任党组织书记。7名村党组织书记招录进入乡镇公务员,2人公开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有效调动了村党组织书记积极性。二是阵地建设工程。在深入调查基础上,市委专题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对面积狭小、条件简陋、不能满足活动需要的127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从2010年开始采取市直单位“结对共建”推进,建成一个销号一个,全面掀起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高潮,保证了村村有规范实用、功能完善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三是村级增收工程。及时成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并在去年5月18日召开动员大会,下发《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鼓励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积极试点与探索,各地因地制宜走出了适合本地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郑场镇发挥自治组织作用,在10个试点村积极探索土地流转集中,村平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郭河镇双红村加强村级资产、资源清理,将原属集体的机动田、门面、场地、林权全部回收,确定产权,竞标承包,盘活资产,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15万元,一举化解多年沉积的债务。目前,全市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的村259个,占41%。四是“凝聚力”工程。建立“农村党员创业周转金”和“困难党员帮扶资金”,与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捆绑运行。“周转金”制度率先在毛嘴、彭场、张沟、陈场等镇试行,由镇财政投入20万元,市管党费投入5万元;“帮扶资金”市财政每年投入20万元,并从市级留存党费按20%提取资金。每年重点扶持20个党员创业项目,对困难党员有求必应、有难必帮。
5、“四大领域”全方位推进。在重点抓好农村基层组织“五个基本”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五个基本”进非公有制企业、进社区、进机关事业单位活动,先后召开机关事业单位“五个基本”建设推进会暨基层组织换届动员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现场会,将各领域基层组织与农村基层组织“五个基本”建设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实现了各领域基层组织“五个基本”建设全方位推进。
二、依然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全市“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取得显着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1、活动场所依然存在脏乱差、档次低、布局不合理、功能发挥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脏乱差。少数村办公活动场所周边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建筑材料随意堆放,墙面乱涂乱画,地面一片狼藉,桌椅布满灰尘,进出村部必经道路杂草丛生、泥泞不堪。特别是部分建成时间较长的办公活动场所,墙面剥落老化,电线裸露在外。二是档次低。少数村办公活动场所规划不合理,选址不科学,面积不达标,功能不适用,没有足够的文体活动场所,没有为功能拓展预留足够的建设用地。三是布置不合理。少数村“两委”牌破损、反挂、不挂、订挂不牢;国旗用竹竿挂或放在室内;党旗不挂在会议室正中间;上墙内容颜色、大小、订挂方式不统一;以组级财务公开栏代替党务村务公开栏;党员群像图内容不充实,“结对帮扶对象”、“民主评议结果”等项全为空白。四是功能发挥不够。部分村办公活动场所地理位置偏僻、配套设施不完善,功能与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部分村远程教育站点存在信号不通、无电视机、设备损坏、设备放在支书家中等问题。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使用次数屈指可数。
2、档案资料依然存在不齐全、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一是不齐全。部分村只有党员、干部档案,缺少实用人才和后备干部档案,没有达到“一人一档”要求。二是不完整。少数村党员干部档案内只有个人履历表,没有入党申请书、任职文件、表彰奖励、参加评议活动等资料。党务村务公开栏内容过于单一,缺少党员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部分村“党员承诺”、党员群众代表“议事恳谈”、村干部帮扶困难群众、群众“说事”、民主生活会、党课等活动缺少详细、清晰的记录,有些村去年12月份以后看不到任何记录。三是不规范。少数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各类名册填写不规范,存在漏记、少记现象,流动党员名册连最基本的联系电话都没有。部分村村务日志、活动记录存在记录不全、记录过于简单、党务村务混记、临时补记等现象。有的村活动记录缺少逻辑性,出现每月开一次党员大会、每月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某个村干部在同一时间参加两个不同类型活动的记录。档案资料没有实现规范存放,有的放在会议室,有的放在书记主任室,有的甚至分散存放在几个村干部家中,不便于保管。
3、队伍建设依然存在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村、社区干部年龄老化问题依然较为严重,村(社区)干部中,60岁以上的仍然占1/3强,特别是社区普遍缺少35岁以下干部。据2010年党内统计年报,全市建制村党员26635名,妇女占9.9%;35岁以下的占15.7%,60岁以上的占20.1%;大专以上的占1.5%,高中、中专的占26.9%,初中以下的占71.6%,女党员、35岁以下年轻党员、大专文化以上党员较2009年底虽略有改善,但总体比例仍然偏低。少数村仍然找不出35岁以下后备干部,只能用年龄在40岁以上的作为后备干部,后备干部整体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4、制度建设依然存在执行不到位、落实不经常、程序不规范的问题。调查发现,部分村仍然只是把制度贴在墙上,写在纸上,并没有真正按制度规定执行,如村干部值班制度几乎每村都列有值班表,但据调查,部分村办公活动场所有时连续几天都没有干部值班,有事则来,无事则大门紧锁。少数村因无人值班,为防止被盗,将电脑、电视机、远程教育设备、投影设备等贵重物品放在干部家中,开展活动或上级来检查再临时拿出来,个别村为防盗甚至“两委”牌都不敢挂在门口。少数村图书借阅管理制度并未执行,从借阅记录可以发现,鲜有村民借阅图书。少数村党务村务公开制度执行不到位,不能做到经常及时公开,公开内容还是几个月以前的陈旧事项。少数村“三会一课”制度不能按规定执行,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支委会不能达到每月一次,党员大会不能达到每半年一次,党课不能达到每年一次。少数村“五议五公开”制度执行不规范,并没有严格按规定程序议事、规定事项公开,也缺少必要的记录。
5、发展集体经济依然存在缺规划、缺路子、缺项目的问题。全市目前仍有近60%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5万元,有96.9%的村仍负有债务,这些村普遍没有制订明确的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干部对于发展集体经济动力不足、方向不明、思路不清。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以村自留的农场、渔池、机动田承包以及校舍厂房出租为主,普遍缺少特色项目,缺少产业支撑。
6、经费保障依然存在待遇水平不够高、工作经费难到位的问题。村干部整体待遇相比外出打工收入仍显偏低,全市有3%的村支部书记年收入达不到劳均收入水平,有1%的村副职干部年收入达不到农民人均年收入水平,部分副职干部没有办理养老、医疗保险,没有退职补贴,工作积极性不够。社区干部工资按书记、主任每月1100元,副书记、副主任每月1000元,委员每月900元标准发放,整体收入水平低于城镇职工工资标准(2009年全市城镇职工月工资标准1404元)。全市有16%的村办公经费、党组织活动经费达不到2万元标准,社区工作经费、党员活动经费普遍达不到规定标准。一些村由于集体经济较薄弱,只得靠寻求外援保证正常运转。
三、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升各级干部党建工作认识,强化党建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各地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确保各地党委每年专题研究党建工作至少达到2次以上,确保各地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占比达到20%以上。认真执行基层党建工作专项检查考核制度,注重考核结果运用,使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定、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直接挂钩,加强责任追究,加大震摄力度。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抓党建工作责任,整合部门党建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共谋、共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深入推进“红旗创建”活动,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更加重视党建、全力支持党建、主动谋划党建的浓厚氛围。
二是严格按照“二十个一”要求,推进活动阵地提档升级。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的意见》提出的“二十个一”要求,加快建设标准化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对现有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改造。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律由规划部门按“二十个一”的标准统一设计,统一规划,一律由组织部门统一审核,防止各地随意动工建设,确保今年底有1/3的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达标。积极推广杨林尾镇工作经验,将原有低价卖出的学校想办法收回作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实行标准化改造。市“四大家”主要领导及市委常委每人选择一个无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或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不达标的社区作为联系点,指导抓好活动阵地建设,确保中心城区、老城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部改造达到200平米以上,其它类型社区全部改造达到300平米以上。组织开展村庄环境大整治,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全面清除路、沟、渠边生活垃圾,全面改变活动阵地脏乱差现象。加强远程教育站点日常管理力度,由电信部门派出专班进行技术跟踪,维护、调换已损坏设备,接通宽带信号,组织部门和各地党委负责日常使用情况跟踪检查,村“两委”负责组织党员群众收看以及设备安全。
三是大力开展撤村并组,推进党建资源整合利用。目前,全市共有1000人以下人口的行政村196个,其中22个村在500人以下,对于我们选用基层干部、保障基层干部待遇、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带来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巨大压力。建议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加快推进撤村并组工作,将人口1000人以下的村并入周边人口较多的村,便于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资金集中使用,建设项目整合使用,活动场所共享使用。
四是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提升支部书记队伍整体素质。紧紧抓住村级组织换届契机,以村村都有能人当支书、打造一支职业化的执政队伍为目标,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对每个村的人才进行全面清理,采取内选优秀人才、外引成功人士、上请退职领导等多种方式解决“能人治村”问题,通过换届找准能人,调动和整合一切有利因素为村级治理服务。改革社区干部人事制度,启动社区换届工作,打破社区干部终身制和工资固定的做法,选好配强社区领导班子,激发社区干部队伍活力,引导社区干部认真履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职责。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有带动力和感染力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支部书记参加学习、培训、参观、考察,帮助他们提升领导能力和改造思想观念,提升支部书记队伍整体素质。
五是全面推广沙湖镇工作经验,实现活动经常开展,制度落实到位。沙湖镇去年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落实,探索了一条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经验,比如,季度党员大会实行时间、议程、人数、建档、检查“五统一”,“考核结账”实行专班、标准、时间、汇报、排类、通报、奖惩“七统一”,营造了浓厚的党建工作氛围。要全面推广沙湖镇工作经验,切实让基层组织活动经常开展、制度落到实处。重点组织开展“党建主题月”12个活动,以活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重点推广“五议五公开”工作法,实现基层重要事务群众议、基层所有事项向群众公开,引导和帮助基层组织构建一套“行之有效,干群拥护”的自治机制。
六是全面推广郑场镇工作经验,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议把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作为一项执政工程来抓,采取召开现场会的方式,全面推广郑场镇通过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增加村级积累的工作经验,逐村研究出路,逐村制定规划,实现全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的突破,力争今年底7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年底对各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进行逐村验收,对完成任务好的镇(街道、园、场)进行奖励。
七是加大市镇两级经费投入,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加大中央村级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拨付监督检查力度,加大镇级财政配套力度,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党员活动经费全部达到2万元标准。出台政策,鼓励各地按照本地劳均收入和农民年均收入水平,从镇财政拿出专项资金,逐年增加村干部工作报酬,分批为农村社区主职干部和村副职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加大社区经费保障力度,城市社区办公和党员活动经费采取市、街道各出一半资金的办法解决,农村社区办公和党员活动经费采取列入镇(园)年度财政预算的办法解决,确保社区办公经费2000户以下居民的达到4万元/年,2000-3000户居民的达到5万元/年,3000户以上的达到6万元/年,党员活动经费达到每名党员50元/年的标准。
关于创建文明单位的思考
办公室 杨娟
近年来,市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市委工作大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率型、自律型”机关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谱写实力诚信生态和谐仙桃新篇章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自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确定为省级文明单位后,我们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收到了良好成效。
一、抓班子,带队伍
能否建设一个作风务实、团结协作、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搞好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前提。组织部6名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和生活中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部长办公会和民主生活会制度,牢固树立团结协作意识,使各项工作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推进。部领导班子采取“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办法,要求机关干部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事事率先垂范,处处严以律已,当好机关干部的表率。
二、抓学习,强素质
能否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品质优良的干部队伍是搞好创建活动的关键。我部提出建设“学习型机关”的工作目标,落实措施,努力营造勤学、善学、比学的良好氛围。
一是建设机关干部学习阵地。采取全体机关干部捐赠和单位出资购买相结合,购置各类报刊书籍1200余册,建立规范化的机关图书阅览室,制定图书室规章制度,为机关干部学习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开展部机关集中学习活动。坚持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制度,采取观看多媒体讲座、部机关干部说书、时事评论等活动,全体干部每周五轮流主讲,着重强化能力素质教育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探讨,并定期聘请专家对机关干部进行集中辅导。坚持每天读书一小时,每天上网半小时,每年讲课一次、到联系点生产实践一周。
三是建立学习保障考评机制。每月根据安排的学习内容,组织一次理论测试,部内通报考试成绩,并将考试成绩与年终综合考核挂钩。要求每名机关干部对相关的业务知识了解掌握的同时,注重提高机关干部提升思考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塑造健康人格的能力。
三、抓制度,促管理
抓好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是创建活动取得长期效果的根本保障。组织部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达到了以制度促管理的目的。
一是健全了组织部内部管理制度。对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做到目标职责规范、干部行为规范、机关管理规范、工作程序规范、工作机制规范。制订了《中共仙桃市委组织部自身建设十二条》、《市委组织部机关科室及个人岗位责任制》和《市委组织部规范化管理制度》,努力提高部机关制度化管理和规范化运行水平。
二是扎实开展了先进科室评比活动。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将机关日常管理分别纳入“遵章守纪、创先争优、科学管理、环境卫生、文明办公”等五项文明科室的评比之中,对表现优秀的授予“先进科室”匾牌。
三是建立了有效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我们在仙桃党建网上建立了征求意见“留言板”,增设意见箱、热线电话,做到24小时接受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的活动,全体部机关干部分期分批到通海口镇永长河村驻村一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农村生活,了解基层情况。开展“部长谈心周”和“部长接待日”等活动,做到“四必谈”:即干部岗位变动必谈、单位民主生活会前必谈、干部有思想情绪必谈、干部家庭和个人出现重大变故必谈,采取领导班子民主测评、推荐后备干部、班子成员个别座谈、青年干部集中座谈等形式,约谈各级领导干部400多人,与600多名青年干部集中谈心谈话,收集到对组织工作和组织部门意见建议236条,有效搭建了干群沟通的有效平台。
四、抓投入,美环境
工作、生活环境好坏是衡量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后,机关干部一齐动手,积极参与,共同美化机关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基础上,狠抓检查落实,每周五机关集中学习后,组织对机关各科室清洁卫生责任区进行检查,得分情况在室外版面上进行公告;开展了每人种养一盆鲜花活动,用以美化办公环境;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挤出经费建立了图书阅览室、整修了所有的办公室、为每个科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必备办公用品、在机关显要位置设立了宣传栏等。同时,还着力加强了部门文化建设,把公道正派和文明言行贯穿于组织部门文化建设中去。
五、抓工作,树形象
好的工作业绩是创建活动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近年来,我们在省委组织部的正确指导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工作中心,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抓创新求突破,着力推进组织工作的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为开创实力诚信生态和谐仙桃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综合干部科 何淑红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而烦琐的工作,目前我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
一、执行制度不到位。我市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档案材料涂改现象严重、材料内容失真严重、材料缺失严重、学历材料造假严重、“归档意识”差严重。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干部自身政治素养不高,为了某种利益而随意涂改或捏造;二是对干部档案中涂改和造假没有形成责任追究;三是组工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干部档案材料一积压就会造成缺失;四是传达文件精神不到位,从中央到省级,干部档案管理出台了很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文件,我市在传达这些文件精神上做的很不够,也未能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文件,这点是我市干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
二、人力物力跟不上。档案管理须有专人来做,并设专项资金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目前我市四家管档单位都只设有1名专人管理,卫生局、教育局、人社局三家管档单位严重缺乏人力,这三家单位管理的档案均过万卷,1名管档人员要管理过万卷的档案相当吃力,而管档人员也没有专项补贴,人力物力跟不上,要想确保档案材料完整谈何容易。
三、科学管理欠水平。档案管理未能与时俱进,信息化程度不高,管档人员知识面缺乏。
解决这些问题从何入手呢?
1、完善制度建设。针对我市实际出台相应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很有必要,比如《干部考察前档案审核制度》、《干部档案材料涂改造假责任追究制度》、《干部档案材料归档制度》、《干部档案查借阅制度》、《干部档案保密制度》、《干部档案整理标准》、《干部档案材料鉴别》、《干部档案材料分类》等等。按制度办事,按指导性文件管理,对基层组工干部学习怎样管好手中的干部档案材料很有帮助,从源头上解决干部档案中的涂改、造假、缺失等严重问题。
2、加大资金投入。现在最大最难的问题是档案没人整理,怎么办?可从原任组工干部的老同志中培养部分人,这些老同志党性观念强,责任意识强,工作认真细致,反聘她们,形成专班人员,专门从事档案整理工作,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这比抽调在职人员到档案室整理档案要好。一是解决了在职人员不能安心工作的问题,二是解决了档案材料涂改和造假的问题,三是解决了档案整理过程中的千差万别现象,四是解决了人力不足档案材料缺失问题。每年可集中三个月时间来搞档案整理工作,划拨一笔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反聘人员的佣金问题。
3、提高管理水平。管档案人员科学合理的管理干部档案,是要有方法的。须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向先进单位学习,学习他们的管理模式;二是要与时俱进,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未来的干部人事档案可能实现无纸化,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基础工作,将现有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
选调生现状调研情况报告
综合干部科 张志薇
据统计,1996年以来,仙桃市共招录选调生134人。现在我市工作的112名选调生中,男生79人,女生33人,重点大学52人,研究生9名,已有20人走上领导岗位。副科级以下选调生全部列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管理。当前我市选调生工作和选调生队伍建设总的来说是好的,绝大多数选调生正按着组织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不断成长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一是高学历人才稀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9人,仅占8.04%。二是名牌大学学生较少,不足一半。三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很多基层较需要的专业人才稀缺。
2、工作难题有待破解。选调生培养难持续。一方面部分接收单位认为选调生培养是上级组织部门的事,认为选调生今年来,明年走,不愿花力气培养。另一方面上级部门对选调生借用过于频繁、时间过长,造成选调生接收单位、借用单位培养脱节,培养工作难以持续进行。
3、队伍管理有待加强。一是选调生自身存在不良倾向。调查表明,我市选调生总体上讲是好的,但在少数选调生身上存在着不良倾向。部分选调生优越感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在基层不够安心;高看自己、低看别人,对他人不够虚心;眼高手低、拈轻怕重,对工作不够尽心。一些选调生对选调生的性质认识不清楚,对基层工作面临的困难准备不充分,对在乡镇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不深刻,基层生活的困难、语言的障碍、工作的辛苦、待遇的低下、文娱的贫乏等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使他们感到难以适应,难以坚持。一些选调生因此而彷徨和动摇,有的报到不久就要求改派,有的四处找关系要求上调,有的找时间复习想考走。一些选调生不能正确处理个人追求与组织要求、做事与做官的关系,有的过早沾染了机关的不良习气,对领导一味迎合,对同志一团和气,对工作消极应付;有的把工作成绩作为个人升迁的筹码,看到他人提拔就心理不平衡,牢骚满腹,消极怠工。二是选调生培养管理存在误区。部分乡镇认为选调生虽有学历、有知识,摇摇笔杆子可以,但做基层工作不行,因而在培养使用上不注重实践锻炼,一般只是放在镇机关写写文章、接接电话、跑跑腿、打打字,使选调生难以接触农村实际,得不到应有的培养锻炼;有的乡镇认为选调生最终不能为我所用,因而对选调生的培养管理不重视,放任自流;在选调生的使用上,较少根据其专业特长和个性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导致部分选调生逐渐放弃了学业专长,失去了进一步发展提高的空间。三是选调生基层锻炼时间难以保证。近年来,随着编制管理的加强,机关进人的规范,使选调生成为市直单位补充年轻干部的主渠道之一,市级机关进人往往从选调生中选调。而市级机关人员老化、人手紧张的加剧,使其对选调生的需求的数量加大、要求急切,导致选调生在乡镇基层留不住,有的甚至基层两年锻炼时间也难以保证。一些选调生在基层多则1、2年,少则几个月就被借用或调动到上级机关工作,时间太短,未能得到有效锻炼。
选调生工作和选调生队伍建设,是整个干部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选调生就其成长条件而言,是个体素质、组织培养和社会环境综合塑造的结果;就其成长途径而言,是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自我修养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组织选拔与群众推荐相结合,政策导向与制度保证相结合等方式综合运用的结果;就其成长周期而言,需要经历知识准备期、素质磨砺期、优势发挥期、成熟发展期等阶段。对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系统思维,把握规律,科学谋划,创造性的抓好选调生工作和选调生队伍建设。
1、健全完善选调生培养激励机制。一是健全完善评先选优制度。每年由各市委组织部结合年度考核,评选一批优秀选调生。优秀选调生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调整补充。对政治素质高、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选调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养。二是健全完善定向培养制度。应根据选调生的专业、特长及发展潜力,确定每名选调生的培养方向,科学制定培养计划,落实措施,抓好定向培养,增强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健全完善主题活动制度。要把选调生的培训纳入全市干部培训的整体规划,定期开设选调生培训班。选调生在基层工作的2年中,应到市委党校培训一次,五年内累计培训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鼓励选调生参加高学历培训和技术职称学习。培训中要注重加强对选调生的理论灌输、政策教育、工作方法、领导艺术、公文写作等教育,着力提高实际工作水平。
2、健全完善选调生管理使用机制。一是要健全完善考核考察制度。每名选调生要结合年度考核,对自己全年的学习、思想、工作等情况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分别报送市委组织部和本单位党组织。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要从德、能、勤、绩、廉、学等方面搞好选调生的年度考核。选调生在乡镇锻炼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两年。在此期间,选调生原则上不得调动或借调到市级机关工作。二是要健全完善选拔使用制度。对选调生的选拔使用,既要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又要体现同等优先原则。选拔领导干部时,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拔使用选调生。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两年以上,根据岗位需要,择优选拔任用。三是要健全完善动态管理制度。对那些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组织纪律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不适合继续作选调生的,由市委组织部提出书面调整意见,报省委组织部审批,不再作为选调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