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桃博馆”点染“桃花小镇”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一树桃花,灼灼其华,不仅怒放在古代诗人笔下,更穿越千年烟雨,绽放在新时代的春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旅游之城。深入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打造精品景点与田园乡村相得益彰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其中,“推动三伏潭硒馆、剅河桃博馆、胡场仙桃源等农业休闲景点建设,打造一批生态环保、功能集成的田园综合体。”
“桃博馆”,让人眼前一亮,似乎看到满园的姹紫嫣红,已经醉了游人。简单三字,点燃了剅河委员组委员们的激情。1月8日下午,委员们围绕“桃博馆”畅所欲言。
万仁义委员难掩兴奋之情,“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我拿到报告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到农业板块,结果‘桃博馆’三个字直接跃入眼帘,让人精神一振。”他说,剅河镇种植桃花是家家户户的习惯。发展桃产业更有能人作为技术支撑,新场村农民许先平就是远近闻名的“桃树大王”,建设“桃博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除了优势,还有“发言权”。参加四届“两会”,许先平委员比别人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加大对‘桃花小镇’桃产业的扶持力度”,是他近年来呼吁的重点。他注意到,“桃博馆”写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是以休闲景点建设来打造的,而不是简单的“科普教育基地”,这说明档次更高,标准更优,让人劲头更足。
“桃博馆”,为“桃花小镇”锦上添花。委员梁威告诉记者,近年来,剅河镇以毛通线为主轴,沿线8个村庄全部种植桃树,既有经济桃林,又有观赏桃林,对接排湖风景区和赵西垸森林公园,一线串珠,把毛通线打造成“现代农业大通道,美丽乡村示范带,乡村旅游大走廊”。全镇38个村,3个渔场,2个街道办事处,桃林面积已达5000亩。
为了让“桃博馆”从蓝图变成现实,万仁义委员表示,回去撸起袖子加油干,扩大桃树种植面积,开展村庄环境整治,通过农旅结合打造乡村旅游新模式。
“今年阳春三月,部分桃树就可开花,到时邀请大家一起赏桃花。”剅河组委员们热情发出邀请。(文/仙桃日报记者 许立菊 摄/本网记者 胡亮 陈芬 盛慧慧)
(hai_xiantao)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