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十条配套措施惠民企
民营经济是仙桃发展的最大亮点,也是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记者昨日获悉,为有效推动市委、市政府“30条”落地落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定十条配套措施,在降成本、促转型、精服务等方面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30条意见中,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的有1条,参与落实的有2条。
量不算大,责任却不小。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人介绍,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充足、优质的土地要素保障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十条配套具体措施在简化企业办事程序、压缩企业办事时间、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政务服务体系上均有新动作,“可以说条条都是‘干货’,条条都可操作,条条让人有‘获得感’。 ”
在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方面,该局对民营工业项目供地价格按照全市工业用地最低价格执行。如果属于省级重点工业项目和农产品初加工项目,按照上述标准的70%执行;现有工业企业在原用地范围内进行技术改造等扩规建设,符合城乡规划增加容积率的,不征收土地出让金,暂缓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招商引资项目使用闲置低效土地的,免收登记费、勘测费等规费;工业项目不动产初始、变更、转移登记等均不收取测绘费;用活用足增减挂钩政策,优先保障重点、优质项目,按指标成本价配置使用。
支持沿江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对因搬迁改造、关闭退出被收回土地的化工企业,经批准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按同区域工业用地最低价出让,并按土地使用标准优先为其安排同类用途用地。
为民营企业谋发展,既要简政放权,还要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民企投资便利化水平。下一步,该局将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行资料一次递交、面签一次完成、信息一网运行、业务一站办结。民营企业不动产各类登记,仅需1至3个工作日内办结;工业项目用地实行包保服务。将全市民营工业项目全部纳入绿色通道,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名领导包保、一名所长负责、一名工作人员包办”服务措施;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只要建设单位书面承诺不违反经审批的平面规划方案,凭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容缺审批通知书,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平面规划方案预审。特殊项目经市政府同意,可实行先建后补、先建后验。(记者 邓一凡)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