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仙桃农业局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文章检索
机构职能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浏览
仙桃市2017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
【来源】:仙桃市农业局  【时间】:2017/12/5

仙桃市2017年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

实施进度说明

 

2017年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截止到2017年12月4日,已向市财政局申请拨付资金,但目前尚未到账,待资金到位之后,将开展如下工作:

2017年12月—2018年元月,按政府采购程序,招标采购商品有机肥及水肥一体化设备与材料,确定中标企业,签订供货合同。组织技术专家深入示范区举办技术讲座并发放技术资料。

2018年2月—3月,组织调运商品有机肥,确保肥料及时送达示范区指定地点;设置蔬菜效果对比试验2个、减肥增效试验1个;建立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完成水肥一体化设备与材料的安装与运转工作,同时设置田间试验示范标识牌。

2018年4月,建设万亩再生稻示范区,并在示范区设置效果对比试验1个,并设置田间试验示范标识牌。

2018年5月,建设万亩中稻示范区,并在示范区设置效果对比试验2个,减肥增效试验1个,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1个,中微量元素单因子试验1个,并设置田间试验示范标识牌。

2018年5月—6月,在水稻(中稻、再生稻、葡萄)示范区(点)开展施肥指导及肥效试验的田间管理工作及油菜、蔬菜试验的农产品分区采摘、土样采集数据统计等工作。

2018年7月—8月,抓好再生稻田间试验的头季稻谷分区收割,土壤采集及数据统计工作,并完成油菜、蔬菜肥效试验总结报告。

2018年9月—10月,完成中稻、再生稻田间试验的稻谷分区收割,土壤采集、数据统计等工作。

2018年10月—11月,检测分析田间试验的土样及植株样,完成田间肥效试验总结报告。

2018年12月,完成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完善项目档案,申请省级验收。

 

                            仙桃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2017年12月4日

 

仙桃市2017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工 作 方 案

 

为落实《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7年中央财政农业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财发2017〕11号)精神,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湖北省2017年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鄂农计发2017〕34号文件要求,为切实推进我市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集成推广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科学减少不合理的化肥投入,努力提升耕地质量水平。

二、目标任务

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总体目标,重点面向中粮集团仙桃分公司(三伏潭镇)、仙桃市诺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陈场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基地建设2.005万亩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在示范区主要推广地力培肥、水肥一体化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在巩固取土化验(年取土测土200个以上),田间试验(设置效果对比试验5个、肥效试验5个),配方制定、配肥供肥、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和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基础上,着力抓好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8%以上,示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比项目实施前提升5%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农用化肥用量减少10%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巩固和完善基础性工作

因地制宜做好取土化验、田间试验示范、配方制定及施肥建议推荐、宣传培训、技术指导、配方肥推广与应用及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等基础性工作。

1.抓好取土化验工作。在全市定点采集和分析土壤样品200个以上,检测分析常规五项、全量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1600项次以上。

2.统筹安排田间试验。在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设置水稻、蔬菜效果对比试验5个,同时安排油菜、水稻、蔬菜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中微量元素单因子试验及在施用有机肥的前提下化肥减量增效试验5个。

3.及时发布施肥指导意见。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和土壤检测结果,科学制定适合我市粮棉油果蔬生长的肥料配方,同时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时发布施肥指导意见,并结合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开展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4.加强农企合作推广应用配方肥。组织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有关企业开展农企对接活动,示范推广作物专用肥、水溶性复合肥等新型肥料,在示范区推广测土配方肥料的大面积应用。

5.认真抓好耕地质量监测点的建设与评价工作。根据《湖北省耕肥总站关于全省耕地质量监测点布局的通知》(鄂耕肥201631号)文件要求,建设12个耕地质量监测点;根据《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通知》(鄂农办发201739号)文件要求,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工作,完成本区域耕地质量监测点设施建设、等级调查与评价、立案建档和数据采集,形成县域耕地质量等级数据成果,以及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1个与国家级(省级)耕地质量数据平台对接的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点。

(二)高标准建设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工程

紧紧围绕粮油果蔬等优势作物,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建设,在提升土壤有机质的基础上减少农用化肥使用量。

1.推广模式。在粮食、蔬菜主要作物种植区域,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两种技术模式。

2.示范规模。重点选择中粮集团仙桃分公司(三伏潭镇)、仙桃市诺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陈场镇)等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基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2.005万亩,其中:建设水稻(中稻、再生稻)“有机肥+配方肥”模式示范区2万亩,建设葡萄“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示范点0.005万亩。

3.技术路径。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指导,以调优化肥施用结构,合理确定肥料使用总量,科学改进施肥方式为基础,着力推广化肥减量技术,通过狠抓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环节,减少10%以上的农用化肥使用量,全面促进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

4.工作内容。2017年仙桃市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主要内容为:在示范区推广商品有机肥施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同时开展宣传培训、田间试验、技术指导、大田示范及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监测等工作。

(1)招标采购商品有机肥和水肥一体化设备与材料。根据公平竞争、择优选用的原则,按照供应价格合理、产品质量过硬、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统一招标确定所需的商品有机肥和水溶性肥料。在招标确定产品的基础上与中标企业签订产品供应及服务合同,及时将商品有机肥发放到示范区所在地,并抓好肥料的到田施用工作。

(2)开展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在所选定的示范区举办宣传培训班,培训农技人员、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及有关种植大户代表300人次以上,印发技术资料10000份以上,同时在肥料施用的关键时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示范技术指导,通过狠抓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普及率。

(3)举办田间试验。在示范区合理安排效果监测和减肥增效田间试验,试验总量不少于10个,通过举办田间试验,提升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质量水平,为减少农用化肥使用量提供科学依据。

(4)狠抓推广应用。我市2017年推广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面积2.005万亩,面向水稻(中稻、再生稻)建立1个中稻万亩示范区,1个再生稻万亩示范区,1个葡萄百亩示范点,同时对示范区所需的有机肥每亩配送40-80公斤、配方肥给予每吨300元的资金补贴(配方肥由用肥单位从湖北省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中选择企业自主采购),每个示范区(点)做到有示范样板、有对比田块、有指导专家、有展示标牌、有工作记录,确保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到位。

四、进度安排

根据有关工作重点,结合仙桃实际,现就开展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进度安排如下:

2017年10月,全面启动全市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同步开展土壤采集工作(包括采集监测点土样),同时设置油菜减肥增效试验1个。

2017年11月,按政府采购程序,招标采购商品有机肥及水肥一体化设备与材料,确定中标企业,签订供货合同。

2017年12月—2018年元月,组织技术专家深入示范区举办技术讲座并发放技术资料。

2018年2月—3月,组织调运商品有机肥,确保肥料及时送达示范区指定地点;设置蔬菜效果对比试验2个、减肥增效试验1个;建立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完成水肥一体化设备与材料的安装与运转工作,同时设置田间试验示范标识牌。

2018年4月,建设万亩再生稻示范区,并在示范区设置效果对比试验1个,并设置田间试验示范标识牌。

2018年5月,建设万亩中稻示范区,并在示范区设置效果对比试验2个,减肥增效试验1个,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1个,中微量元素单因子试验1个,并设置田间试验示范标识牌。

2018年5月—6月,在水稻(中稻、再生稻、葡萄)示范区(点)开展施肥指导及肥效试验的田间管理工作及油菜、蔬菜试验的农产品分区采摘、土样采集数据统计等工作。

2018年7月—8月,抓好再生稻田间试验的头季稻谷分区收割,土壤采集及数据统计工作,并完成油菜、蔬菜肥效试验总结报告。

2018年9月—10月,完成中稻、再生稻田间试验的稻谷分区收割,土壤采集、数据统计等工作。

2018年10月—11月,检测分析田间试验的土样及植株样,完成田间肥效试验总结报告。

2018年12月,完成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完善项目档案,申请省级验收。

五、资金使用计划

仙桃市2017年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资金为200万元,该资金主要用于采购有机肥料、水肥一体化设备与材料、取样测试、田间试验、科学施肥示范工程、技术指导服务、耕地质量监测平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组织管理,其中:有机肥料采购136万元、水肥一体化设备与材料采购及安装12万元、取样测试9万元、田间试验5万元、科学施肥示范工程16万元、技术指导服务1万元、耕地质量监测平台建设15万元、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5万元、组织管理1万元(见表1)。

表1仙桃市2017年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资金使用计划表

序号

资金补贴内容

单价

数量

单位

金额(万元)

1

有机肥采购

850

1600

136

2

水肥一体化设备与材料采购及安装

 

 

 

12

3

取样测试小计

 

 

 

9

土样采集调查

50

200

1

分析测试

50

1600

项次

8

4

田间试验

5000

10

5

5

科学施肥示范工程小计

 

 

 

16

①示范展示样板

5000

8

4

②配方肥补贴

300

400

12

6

技术指导服务小计

 

 

 

1

①印发资料等

0.6

10000

0.6

②田间现场观摩活动

2000

2

0.4

7

耕地质量监测平台建设

 

 

 

15

8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

 

 

 

5

9

组织管理

 

 

 

1

合   计

 

 

 

200

六、主要管理人员

颜兵平,市农业局副局长,负责项目全面工作。

黄先军,市农业局党组成员,市生态能源局局长,负责项目财务管理工作。

王必武,市土肥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负责项目实施工作。

范桂,市农业局财务科科长,负责项目资金账务处理工作。

丁平,市土肥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负责项目的技术培训及田间试验工作。

专启迪,市土肥站科员,助理农艺师,负责项目的取土化验及示范建设工作。

张晴,市土肥站科员,助理农艺师,负责项目取土化验及数据统计、档案整理工作。

黄睿,市农业局财务科科员,负责项目资金拨付结算工作。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李少云为组长;市财政局局长陈华军,市农业局局长邓念国为副组长;市农业局副局长及有关镇(办)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镇长)为成员的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仙桃市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成立由市农业局分管种植业副局长颜兵平为组长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王必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黄永洋为副组长,有关镇(办)农技服务中心主任为成员的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的实施工作,确保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政策扶持争取政策支持,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将沼气工程、绿色粮油高产创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资金统筹安排,向项目示范区倾斜,同时积极申请财政专项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加强技术指导。成立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开展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好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各项关键技术,着力提高示范区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的覆盖率、普及率

4.加强产品督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实行政府采购的有机肥、水溶性肥料进行抽样并委托有资质的质检机构开展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保障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工作顺利进行。

5.加强资金管理为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成立由农业局党组成员、市生态能源局局长黄先军同志为组长,市财政局农业科科长周杨同志、市土肥站站长王必武同志、市农业局财务科科长范桂萍同志为副组长,市土肥站、市农业局财务科相关人员为成员的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财务管理小组,负责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认真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严格资金使用范围,科学设置会计科目,建立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资金专账,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合理

 

                           仙桃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