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信息浏览

“苕”媳妇是个宝——记孝老爱亲好媳妇孙丽娟二三事

来源:仙桃市妇女网     |     发布时间:2018/7/20    |     选择字号:       点击:632

  记者  胡平

  “爹爹,这水温怎么样?”5月13日,母亲节,34岁的孙丽娟跟往常一样,挽着袖子帮公爹洗头发。

  “这苕媳妇,你做得太多啦!”又有乡邻长辈来打趣,但这打趣里,更多是赞扬和羡慕。

  孙丽娟,江西丰城市郊人,14年前嫁到仙桃,做了三伏潭镇三湾村老荣家的儿媳。

  最初,这个江西姑娘很不适应偏僻农村的生活,“离城区太远了,买东西不方便”,所以只要有空,她就上街,买这买那。婆婆看到了,免不了指责:“青菜,自家田里有;水果,贵死人!真是不会过日子!”

  孙丽娟不顶嘴,但心里很不高兴。可是后来她发现,公婆确实很勤劳很节俭:他们种了10多亩地,每天忙得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还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老人节约惯了,看不得年轻人大手大脚。”理解老人后,孙丽娟开始融入这个家庭。

  结婚没多久,她就扛了锄头下田,并帮着洗衣、做饭、收拾屋子。村里“好事者”见了,免不了议论:“荣家娶了个苕媳妇,只晓得做事,不晓得享福!”

  听了这话,孙丽娟总是笑笑。她想做得更好。再上街,她不仅给自己和丈夫买,还给公婆买。冬天买棉衣棉靴,夏天买汗衫草帽。婆婆的脚后跟冻得裂开口子,她买来治冻疮的特效药,给婆婆擦。

  婆婆有严重的高血压病,可总听不进劝,饮食方面很不注意。说了多次不奏效,孙丽娟就用“迂回战术”——请村医帮着劝。一天从医务室回来,婆婆脸上难掩喜色:“我媳妇还懂医学哩,晓得吃芹菜、木耳是降血压的,以后我真得多听听她的……”

  性子急、嗓门大的婆婆,终于意识到“自家的媳妇是个宝”,对儿媳再也不挑三拣四。一次上街,她还专门给孙丽娟带回一袋江西特产。

  丈夫在外打工,孙丽娟跟公婆在家种田、抚养孩子,关系越来越亲近,她“生怕公婆出点什么事,自己撑不起”。

  怕什么来什么。幸福安宁的日子没过两年,婆婆就因脑溢血住进医院。当时孙丽娟刚生了二宝在娘家休养,接到电话后抱了婴儿连夜往回赶。

  看着重症监护室里浑身插满管子的婆婆,孙丽娟哭出了声:“妈,你才58岁呀,你一天福都没享过……”已昏迷24小时的婆婆,此时竟从眼角淌出两行泪,随后溘然长逝。

  婆婆走了,病弱的爹爹越发显得可怜。孙丽娟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她担起了婆婆在世时的角色,成了家里的主心骨。

  如今,她在镇中心幼儿园当老师,每天忙完工作就是围着老人孩子转。“爹爹的腰肌劳损很严重,已干不了活了,我得好好照顾他……”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仙桃市妇女联合会主管 仙桃市妇联办公室承办
联系电话:0728-3491016  电子邮件:xiantaoshi@hbwomen.org.cn
地址:仙桃市委大楼一楼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