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母亲_桑梓情怀_文化交流_仙桃市杨林尾镇人民政府—欢迎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交流 > 桑梓情怀
信息检索:   站外搜索 站内搜索
桑梓情怀 平凡的母亲 
平凡的母亲
来源:杨林尾镇志 发布时间:2015-02-05 23:13:00

  母亲名叫尹先德,今年七十六岁了,她是一位慈祥、善良、勤劳、豁达的母亲。

  我的老家在鲫鱼湖畔的范家大垸,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那是一个除了水田还是水田、除了贫穷还是贫穷的地方。那时,父亲工作在外,家里挣工分的劳力少,年年超支。大集体时候的超支户是很丢人现眼的,除了名字挂在墙上被全大队的人鄙视外,我们分到的口粮也很少,一家人一年到头总是半饥不饱的。

  很清楚的记得七十年代初,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十来岁的我也许是因为太惦记着早晨要放牛,迷迷糊糊的在凌晨两点多钟就起床了,隐约看到低矮的厨房里有微弱的灯光,我知道母亲已早早的开始做饭了。没有睡意的我索性坐在灶门口帮母亲往灶里添柴火。锅里煮着米,在水开了之后,母亲用沙罐盛出满满的一罐,我知道这是等会放在灶里煨着,给下湖打草挖泥的哥哥准备的午饭,哥哥是我们家的主要劳动力,干的活最重,挣的工分也最多。被捞出了一罐米饭的锅里显得很稀薄了,只见母亲把半筲箕“萝卜菜”全倒了进去,不一会连米带菜用筲箕沥起来,这是我们姊妹们享用的“菜饭”。锅里此时只剩下一点点米汤了,母亲又从旁边端出一盆青菜,全部倒在锅里同那些米汤一起熬起来,这就是她一天的主食。昏暗的灯光映着母亲清瘦的面容,幼小的我暗自发誓:姆妈,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让您每餐都吃上白米饭。

  儿时的梦,总是伴随着母亲“沙沙”纳鞋底的声音。那时我们家的房子六柱两间,除了一个堂屋,就是一个大房,房里呈“丁”字形放着两张大床,我们兄弟三人睡一张,母亲同两个妹妹睡另一张。不管是晚秋的深夜还是隆冬的早晨,当我一次次从梦中醒来,总能看见母亲在专注地纳着鞋底。只见她时而把针尖在头发上划一下,时而用针头挑挑灯芯;昏黄的煤油灯把母亲衬托成一尊雕像,那么执着,那么持久!我们兄弟姊妹几个人一年到头的鞋呀靴呀,都是她不分日夜的一针一线的纳出来的。

  虽然家里穷,但母亲把我们的生活安排的舒舒服服的。夏天我们在屋外乘凉,一个个躺在竹床上,母亲就坐在我们身边,一把大蒲扇从我们的身上悠悠拂过,那阵阵的凉爽从头传到脚,为我们赶走了蚊子也赶走了闷热。冬天,我们睡觉前母亲就早早的用自制的火炉为我们焐热了被子,那时穿的并不太热乎,我们一钻进被窝,周身便被温暖包裹。成人后我不知道进了多少个空调房,可再也没有体味到母亲为我们带来的这份凉爽、这份暖和了。

  母亲一年四季都要下地干活,她是个劳动的好手,插秧割谷,犁耙耖滚,样样在行。家里劳力少,为了能多抢工分多抢口粮,母亲总是抢重活累活干。每年插秧时节,是母亲最难熬的日子了。从五月一日插到八月一日,近一百天的日子里,天晴天雨,母亲都在泥里水里度过。可怜她一双手都被水泡烂了,惨白惨白的,里面鲜红鲜红的肌肉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母亲待人非常热情、和善,左邻右舍哪家有什么事都乐意找她帮忙,她从不借故推脱。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我们这里,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渐渐好起来。时常有外地乞讨要饭的打我们家门口经过,母亲只要遇到,总是端上板凳要别人坐下,饭呀菜呀管别人吃饱。临走还要给上一点米或一点钱什么的。那时我家的隔壁是一个队屋,里面住着五六个被村民们雇来放牛的爹爹婆婆。母亲待她们就像是自己的亲人,隔三差五的送菜、送油,把儿女们穿旧的衣服送给他们,还生怕分的不周全。那些老人们管母亲叫“活菩萨”。母亲也常常告诫我们:人要行善,要多做好事。

  参加工作后,常有同事、朋友到家里来玩,她总是热情款待。母亲非常能干,烧的一手好菜。她不用上街买菜也能变戏法似的烧出七八个端得上桌的菜来,那些菜又好看又好吃。尤其是她用沙罐煨的菜,那更是一绝,毫不夸张的说,她可以把萝卜煨出肉味来。

  母亲一生心胸坦荡,从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也许在她眼里满世界的人都是好人。从没进过学堂门的母亲常对我们说:穷不失志,富不癫狂,做人要本分。这怕是她老人家一生的座右铭吧。

  我们三兄弟一个个成家后,母亲与三个儿媳相处的也十分融洽,她对孩子们有事说事,从不遮遮掩掩。母亲非常疼爱她的孙子孙女们,八六年十二月,我的小女儿媛媛出生了,生第二胎女孩,用世俗的眼光看,家人和外人都是有想法的,但母亲如获至宝,在十一个里孙外孙中,对她倍爱有加,媛媛上小学之前一直是她老人家带着。现在只要一提起远在外地工作的媛媛,她老人家总是泪眼婆娑。她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她们。

  多少次了,每当我们碰到老家的大叔大婶时,他们总是拉着我们的手说:娃们,你姆妈还好吗?大集体的时候她比别人都苦得多、累得多,现在条件好了,你们一定要讲孝心哪!

  是呀,我们一定要孝敬我那平凡的母亲!(文/肖泽洋)

  注:肖泽洋,男,1962年7月生,杨林尾镇巩固村人(原籍,杨林尾镇老桩垸村),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90年毕业于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先后在仙桃市复兴镇人民政府、复兴镇教育组、杨林尾镇教育办公室工作。2005年10月任杨林尾镇第二中学校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