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园林局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 > 学习园地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发展思考(程利华)

【来源】:仙桃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时间】:2018年12月03日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城市绿化”到“园林城市”,再到如今的“生态园林城市”,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国家、仙桃市政府和市民对城市绿化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如何转变养护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园林管养水平,成为了我们园林局当前考虑的重点问题。

一、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现状

我们市园林局目前负责养护公共绿地面积约700多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流潭公园、沔阳公园等大小40多个公园及小游园,以及新建道路绿化及各社区部分零星绿化。为了深化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我们市园林局在稳中求进的前提下,不断改进绿化养护管理模式,引入园林绿化养护网格化管理,将公共绿地养护划分为城东、城西、城南及公园管理处等片区,由养护专班负责分工具体实施,并成立了专门的修剪队、植保队对片区内的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养护示范,监察队负责养护质量巡查监督。

二、现行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管理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管养分离需加速,职责划分待明晰。市园林局既负责城区公共绿地的养护工作,同时又兼顾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任务。这种运动员和裁判员一肩挑的模式,使得管理单位任务重,行政干预多,且容易导致内部体制化,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效率。同时,公共绿地标准养护在规范化中,质量控制体系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配给资金比例需适度调整,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随着城市绿化建设任务增加,绿化面积每年都在迅速扩大。但用于养护和管理的资金、人力和机械设施的费用未得到适当调整,不仅导致绿化养护业务对大公司的吸引力缺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化成果的巩固。常年从事市政园林的养护队伍,也受管理方式定式,经济负担较重等原因影响,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大量流失。

(三)绿化市场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目前,尚处于绿化养护市场化的初期。养护公司资格认证体系也正在建设发展中,认证体系的权威性、系统性需要继续加强,养护人员的专业资质鉴定的流程和细则也需不断完善、细化。而且管理部门在养护监督工作中的技术标准对质量的严格把控要进一步明确。

(四)法规体系有待继续完善。整体上看,园林绿化法规体系框架细则基本成型,但园林绿化管理与养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要尽快适应突飞猛进的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体制改革的要求,需加速制定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养护保证、养护定额等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建立完善养护系统,以实现养护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三、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发展思路

城市建设发展在不断推进,园林绿化养护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走向市场是必然趋势。推行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不仅有利于提升养护管理的水平,还能提高经费的利用效果,我们要根据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特点和市场经济运作规律,逐步推进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进程。

(一)理顺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管养分离。将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进程分为内部承包、内外承包结合、完全推向市场等三个步骤逐步引入园林养护作业市场竞争机制。在这过程中,做好市场化进程全阶段的计划、总结经验,为完全推向市场做好坚实有力的铺垫,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有资质的养护公司,形成管理系统化,养护专业化的良性市场状态。

(二)推行标准化运作,提高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养护长效管理机制,使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根据统一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和养护标准等,对绿地养护标准进行量化、程序化、规范化,并适时组织对养护人员业务培训、技能比武等,汲取先进的养护理念、管理方法及专业技术,大力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骨干力量,提高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一套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三)发挥监管职能,提高监管效率。在园林绿化养护体制改革过程中,监督管理是保证养护质量的关键举措之一,公平、公正对养护管理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监督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创造条件。健全园林绿化养护检查与考核机制,通过日常巡查全面了解城区绿地总体养护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各类养护质量和管理问题。同事,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每月坚持对各类绿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并以通报会的形式,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督促各养护企业抓紧整改。

(四)确定养护管理的法制地位。在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进程中,应该《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地管理办法》等法规为龙头,重视和加强本市园林绿化管理养护管理办法的制定。进一步完善园林绿化养护工程管理、评价办法及检查制度,使园林绿化市场化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降低转型风险,保证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