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仙桃共青团 >> 信息阅读
信息阅读
蔬菜地里放飞的梦想
【来源】:仙桃共青团  2013/5/2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参加这次创业论坛活动,也非常高兴和大家分享我的创业故事。

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我所从事的行业,我所从事的行业和大家的生活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相信大家的生活中可以没有大鱼大肉,但绝对不能缺少绿色蔬菜,而我所从事的就是有机蔬菜的种植与销售以及农产品的冷藏与冷链物流。谈起蔬菜这个行业,可也说是说不完道不尽,但由于时间的宝贵,我今天就简要的聊一下我是如何和蔬菜结缘、起步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如何起步、实施过程中碰到了哪些问题与挫折、如何战胜这些挫折、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遇到了哪些瓶颈、以及对蔬菜行业今后发展方向的一个展望等等。

如何和蔬菜结缘?

我和每一个想创业的人一样,总想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但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行业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虽然说行行可以出状元,但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也必须切合自己的实际,要不然,那状元永远只是个“撞员”,四处碰壁撞的头破血流的一员。当年,我也只是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再普通不过的大学生而已,要钱没钱、要关系没关系、要学历学历又不高(普通本科学历而已)、丰富的社会经验更谈不上。从事一个什么样的行业成功的机率更大一些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很久,大约三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北京嘉禾农产品有限公司被曝光的新闻,才让我坚定了从事农业的信念。事情是这样的,北京嘉禾农产品有限公司有一块是经营有机蔬菜的,而被曝光的也正是有机蔬菜这块。该公司有自己的基地,但由于其生产的蔬菜供不应求,才导致了其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因为他自己生产的蔬菜采收完后,直接从农贸批发市场采购各类蔬菜贴上他们的牌后进超市销售,明明不是有机蔬菜却打着有机蔬菜的招牌欺骗消费者。正是这个新闻让我看到了商机,蔬菜是消费者每天都需要的,量大、而且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周边用来种菜的地已经很少了,而我们农村不是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吗?而且深信只要我用良心做事,不欺骗消费者肯定能够成功。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间的新闻让我和蔬菜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干就是六年。

项目起步前的准备工作

虽说自己从农村出来的,但要真正谈到具体操作如何种地,还是很陌生。为了让自己少走弯路,让成功的几率更大些,前期做了些准备工作。在武汉工作时,每逢周末就到省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挑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书籍和光盘买回家继续研读。五一、十一长假就到厦门、山东寿光、武汉东西湖等知名的蔬菜种植基地实地考察学习,并向当地的种植户了解相关信息,并做好笔录。这样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大约花了  的时间,根据自己所学和实地考察的调研后完成了一份企划书(至今还珍藏着)。可无论做什么前期的启动资金很重要的,这一点又难到我了。毕竟上班不到两年的时间,手里真正属于自己的资金只有区区3万块钱,这个钱可只够60亩地而已。既然创业的决心已定,那就必须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开始了资金的融资之路,本有一个大学同学准备和我一起回乡创业,但由于他当时要急于成家所以最后放弃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多方的努力,最后东拼西凑10万元的启动资金终于到位了。从200510月准备创业到20076月,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准备工作总算做的差不多了。

项目实施阶段

这里我要从心里感谢当时的郭河镇镇委书记陈长生和镇长马明朗,两位领导,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当年没有两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我是没有这么顺利的就征到土地,开始我的蔬菜梦。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还是有些决策失误,“好钢用在刀刃上”,我当时就把全部启动资金的40%用在了基地房子建造上了,本来缺乏的资源当时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了。

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同样,缺乏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以前一直没有蔬菜种植的实践经验,所以,真正操作起来和书本上学到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正所谓尽信书,不如不信书。刚开始碰到的问题很多,如自己的产量怎么也拿不上去,书上说白菜亩产有1万斤,而我种的只有4000斤左右,再比如蔬菜的茬口安排,每个地方都要因地制宜,不能逆天而行。而我当时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每年7月份包菜、白菜价格都比较高,因为只有宜昌、恩施等地有供货,当时我就想,要是能让自己地里的菜在这个期间上市不就能大赚一笔?可我错了,错的很离谱,不仅没赚反倒赔了,67月份地里的病虫害是我们根本无法控制的,再加上气温高菜容易裂球容易烂,导致第一个夏天的菜几乎颗粒无收。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而是从中认真的总结经验。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渐渐的逐步掌握了蔬菜种植的相关技术,现在在茬口安排,病虫害的防治,上市时间等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但农产品种植有很大的风险,风调雨顺的年份,不一定丰产了就可以丰收。2011年河北一菜农因蔬菜滞销,赔的血本无归,喝农药自尽了。这样的悲剧在2013年春天又一次上演了,前不久湖南汉寿几千亩的包菜全部用旋耕机旋在地里了。农产品滞销,在我身上也出现过,但我从中悟出了一定的规律性。每当农产品滞销后,不到20天的时间,同样的蔬菜会报复性的涨价。比如,前不久315左右,8分钱一斤的白菜都没有人要,到324开始就报复性的增长,由8分涨到8毛,再到现在的1.6元一斤.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蔬菜有其生命,到了时间卖不出去,就老化、开花了。但是,能否想办法让其延长销售期呢?这样既能挽回菜农的损失,又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就想到了蔬菜保鲜库,这就可以让蔬菜错峰销售。记得2011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蔬菜滞销时5分钱一斤的包菜也没有菜贩子要,但就在那一年我们和农户签订了200亩的订单包菜,合同收购价是两毛五分,和当时的市场收购价相差2毛,一亩地相差2000元,200亩就是相差40万元,40万?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要是赔了该怎么办?但我20115月刚建成的冷库救了我的命,当时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敞开仓库按合同价收购老百姓种植的所有包菜,一颗不剩,记得当年是610结束收购。包菜进库后心理承受的压力就更大了,我老婆天天在旁边唠叨,要是到时还是没有价怎么办?不仅要亏电费,还要出钱请人收拾这么多的垃圾,岂不是比40万亏得更多?我说没事,以我多年从事蔬菜的经验,不出20天包菜一定会涨价。果然,到了2011624包菜的市场价涨到了55分左右,我说可以出库了,就这样我库里200亩的包菜全是在0.55元至0.85元之间卖完,而且每次货一到大市场就被抢光了,记得最多的一天从冷库发了10台车到大市场。2011624718天时间,全部售完。这一次,不仅没有赔那40万,反而还赚了近20万元。这过后我就更加坚定了信念,今年还准备扩大蔬果保鲜库的面积。到目前为止经过6年的打拼,由当年的10万元,到现在固定资产近1000万元,所以说要感谢蔬菜,更要感谢帮助过的的所有人。

对蔬菜产业的一个展望

蔬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一个朝阳产业,但是如何在这个产业中做好、做精、做到少赔钱多赚钱,这确实是一个很深的学问。我相信,像20112013年这样菜贱伤民的现象一定会再现。

我认为,要想把蔬菜产业做好,必须采取“蔬菜龙头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民+超市+大市场”这样一种商业模式。这个模式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第一、蔬菜龙头企业一定要是一个真正的龙头,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农产品滞销时一定要把农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按合同价收购农产品。当然,企业家不完全是一个慈善家,要想在这个商业模式中把风险降到最低,还必须把蔬菜进行深加工,这样企业可以在价格合理的时候直接发超市和市场,蔬菜滞销的时候可以进行深加工与冷库库存相结合。第二、蔬菜专业合作社一定要将企业和农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什么这么说?合作社绝对不能在蔬菜畅销的时候自己拉出去卖,或是给其他商贩去卖;而在滞销时才卖给企业。这种现象有,而且发生过很多列。最后的结局是这个商业模式破产了,农户也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第三、农民一定要经过严格培训,按照企业制定的茬口安排、技术要领进行操作。要不然问题就大了。只有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了,这个产业链才算是完美了,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局面才能彻底改观。

   这个商业模式的每一环似乎诚信显得很重要,但我绝对最重要的还是“德”,诚信只是一种表象,一种果;它必须有一定的因才能形成这种果,而这个因就是“德”,一定要学会“德养商机”。

结论:创业之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并做一个详细的项目企划书,一旦认准一个行业后,一定要坚定信念,不惧失败,勇往直前,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能力,成功一定在终点等着你!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中国梦是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是13亿人共同的梦。每个中国人都“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在社会和时代为个人发展创造的条件和环境下,只要努力奋斗,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你也一定可以放飞你自己的梦想!

谢谢大家!最后恭祝各位心想事成!

 

                                          湖北韩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韩高科

                                      201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