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原种场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沙湖原种场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点
【来源】:沙湖原种场  

2017年,全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稳中竞进这一主基调,牢牢把握培育主导产业、做大经济总量“两条主线”,着力抓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三大重点”,实现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群众收入明显增加、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四大目标”,努力在全市镇办场园发展中争先进位。

2017年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完成工商税收3500万元,增长30%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40万美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00元,增长9%以上;政策外多孩率控制在2%以内;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0%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内;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

一、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点,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依托钛产业园平台,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努力把工业经济做大、把主导产业做优,持续壮大经济发展底盘。

1.突出园区规划引领。修编沙湖原种场总体规划,编制钛工业园总体规划。在钛工业园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善钛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规划钛产业研发、生产、商贸、物流等功能分区,打造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资源循环利用的全球最大的钛原料生产基地。

2.突出钛产业项目建设。全力保障生产要素供应,重点协调中星电子30万吨四氯化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2017年3月初试投产。同时加强与企业沟通协调,着力解决项目在审批、融资、用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力争百盛钛业2万吨海绵钛项目于2017年5月动工建设,中星电子1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年底前动工建设。

3.突出招商引资。依托钛产业优势,坚持以商招商,以大企业、大财团为目标进行有方向、有重点的“精准招商”。着力招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钛产业项目,力争引进1-2个亿元重点项目落户钛工业园。

4.突出扶持壮大中小企业。积极向上争取企业发展专项调度资金,鼓励引导隆达春、博千服饰扩规提能发展,协调解决百盛钛业、明泰运输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力争年内新增规上企业1家。

二、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关键点,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增添农村发展动能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

5.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工程项目建设,全力抓好东荆分场109亩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招投标、施工、验收等各环节工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疏挖沟渠6500米,修建涵闸12座,完成生产路硬化2000米,铺修碎石路3500米。推进火脑沟分场水毁工程建设,完成通顺河火脑沟段堤防整险加固工程。加强水利设施养护,对沙原泵站、高低水闸、渔场闸进行维修保养。

6.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返乡下乡人员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形式,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适度规模经营的专业种养大户转型为家庭农场,支持家庭农场参与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规模在500亩以上且流转合同在3年以上的,每亩一次性奖补100元(其中20元奖励分场)。

7.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对分场现有土地、校舍、渔塘、林地等存量资源进行清理登记。凡到期的合同要续包或新发生的资源承包,必须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走招投标程序,不得私下操作。

8.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分场土地经营流转试点工作,逐步提高经营田承包价格,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平稳、有序流转。力争每个分场流转土地不少于300亩,全场土地流转面积不少于2000亩。

9.全力支持核不育水稻研发。加强与湖北联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促进项目成果尽快转化、应用。加大仙沙7S研究项目支持力度,修建海南繁育基地,扩大大田试种面积;组织专家对不育系新材料“V1S”、“V2S”进行田间育性鉴定,力争不少于1个核不育系水稻新品种参加全省品种区试,并做好成果鉴定和品种权保护等工作。

三、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立足点,大力整治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整治村庄环境,打造村绿村洁、民富民和的美丽宜居乡村。

10.编制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规划。聘请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结合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编制产业发展、村庄布局、土地利用、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规划。

11.开展美丽宜居乡村试点建设。重点推进奎阁分场美丽宜居乡村试点建设,抓好白沙线奎阁分场庭院绿化整体规划,高标准完成白沙路奎阁段2300米沟渠整治工程。

12.继续实施“绿满沙原”工程。抓住仙桃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契机,深入开展绿满沙原行动,植树造林10万株,果树采摘经济林50亩,苗木基地面积50亩。重点抓好冯保灌渠等沟渠和山港、东荆分场村部绿化。继续实施水杉栽植规划,改造湾子林,发展新植生态景观林。

13.整治农村生态环境。继续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禁养区一律无条件关停,限养区严格落实污染整治标准化设施建设,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加大秸杆禁烧巡查和奖惩力度,全面落实长效管理办法。利用村级筹资筹劳,组织开展河道、沟渠、村级道路的清障除杂,实现沟通路畅、水清岸绿。

四、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切入点,持续加大建设投入,不断提升宜居宜业集镇水平

加大集镇建设投入力度,完善集镇功能,改善集镇环境,打造舒适、洁净、精致的花园式集镇。

14.加快钛工业园连接通道建设。抓住南部大通道建设契机,加强与相关部门联系,启动奎阁河桥建设,及时完成连接通道山港段1.5公里土路基建设工程,力争钛工业园至仙汉公路3.2公里连接通道年底建成通车。

15.完善集镇配套功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重点抓好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行。抓好沙原水厂与市新一水厂管网对接准备工作,协调处理好对接工作的各类矛盾问题,力争全场早日吃上汉江水。

16.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探索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对保洁服务公司的监管,坚持周巡查、月考评、季考核。加大清洁工程投入力度,配齐保洁设备设施,加强垃圾中转站设备及清运车辆的维护与保养,切实保障垃圾及时清运。

17.推进生态公墓建设。2017年3月启动奎阁公墓建设,力争清明节前投入使用。年内完成石明松纪念广场及屡丰分场生态公墓建设。

五、以保障民生共享发展为出发点,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

牢固树立“抓民生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在发展中保障民生,在保障民生中加快发展,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18.全面完成扶贫脱贫任务。突出特色产业帮扶,加大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帮扶,确保所有贫困户达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完成余下的96户304人脱贫任务,实现全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

19.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各类社会保障覆盖面,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保等扩面征缴任务。积极做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及时做好临时求助工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做好大病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帮扶工作,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产生活难题。配合精准扶贫工作,力争危房改造指标20户,补贴资金20万元

20.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继续推进全场文明单位、文明村居、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深入开展“仙桃楷模”、“沙原好人”等评选活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各分场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逐步完善村规民约。

21.深化“平安沙原”建设。广泛开展“平安分场”、“平安校园”、“平安企业”等系列创建活动,壮大群防群治队伍,组建治安巡逻队,重点在农忙、收获季节和案件多发时段、多发部位开展治安巡逻。深入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及时妥善处置各类信访矛盾纠纷,确保不发生集体赴市、赴省、进京上访及“民转刑”案件。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消防、校车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公共安全,防止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

22.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加大“全面两孩”政策宣传引导力度,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狠抓性别比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切实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重点,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仙桃精神及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宣传力度。重视统战工作,充分发挥非公经济人士、党外人士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继续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进一步做好统计、档案、保密、应急管理、民兵预备役等工作。

六、以开展创新活动为着力点,激发基层组织活力,不断推进基层党的建设

坚定不移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基层党建特色亮点,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推进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23.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继续开展后进支部整顿,制定整改方案,切实解决班子战斗力不强、干部责任心缺失等问题。抓好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启动屡丰分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改建工程,加快推进山港、东荆、屡丰分场“420”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全场便民服务体系全覆盖。

24.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加强村主职干部专职化管理,支部书记外出实行报备,每月不定期对分场干部坐班值班进行检查。严格落实村主职干部每年4.1万元、村副职干部每年1.8万元的工作报酬标准,提高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严肃考核奖惩,将分场干部工资中总场补助部分作为绩效考核工资,与考核结果挂钩,硬帐硬结。

25.创新开展基层活动。深入推进分场“发展顾问”选聘工作,加强与“发展顾问”的联系,主动汇报分场工作,积极争取支持,全面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开展基层民意代表推选活动,与民意代表交朋友,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进一步加强与群众联系。

26.持续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强化基层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分场干部每年两次培训、走访农户实现全覆盖。督导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及时通报、诫勉谈话,让整个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压力、充满活力、富有动力。坚持“四议一审两公开”,全面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广泛开展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持续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坚决查处腐败问题、整治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