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透体检老幼通吃,成隐形致癌杀手?——经验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胸透体检老幼通吃,成隐形致癌杀手?
【来源】:九合垸原种场  

胸透有致癌风险吗,是否值得恐慌?

一个是拍“微电影”,一个是拍静态照,一次胸透在辐射量上如同拍了十几次胸片

在讨论中广泛被提及的胸透和胸片其实都是用X射线进行检查的一种方式。一听到X射线,关注过日本核泄漏事件的大家自然就明白,这是一种电离辐射,辐射剂量越大,就对人体伤害越大。

而在检查中,胸片的名字很传神地解释了自己的“一次成像”,可以理解为咔嚓一下的功夫,人暴露在X射线中也不过就零点几秒。

可是胸透呢?就好比在拍“微电影”,利用X射线在荧屏上形成体内组织影像,放射科的医生们就能实时观察。观察当然就耗时了,需要十几二十秒。

一个是动态的影像,一个是静态的照片,时间的不同就诠释了为什么胸透的辐射量要大得多。大多少呢?考察近年来关于这个课题的科研论文,胸透的辐射量是胸片的十几倍,儿童更多有二三十倍。(参考《对儿童X线体检中减少照射剂量的探讨》等研究)…[详细]

而胸透的影像还不能保存,也不清晰,很多项目的检查效果比胸片差

拍胸透就好比微电影拍好了,却发现其实根本就没导入硬盘或者录像带中,那些动态的影像只能靠导演记在脑中、写在笔下了。所以,胸透是一次性的,没片子的。(要说明的是国外的一些相关资料显示,X射线透视是可以成记录带的,但遍查国内报道,都提到一次性、不能成像,所以此处以普遍国情为准)另外,胸透的动态图像并不清晰,需要医生仔细观察,而胸片则清晰得多。

所以,在《职业健康检查中摄胸片取代胸透的探讨》等业内研究上都提到,在病变检出率上,胸片比胸透更胜一筹。

还不止如此。2009年2月12日的《健康报》上刊登了当时头衔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的张诗杰医生的文章。张医生在文中提到,“在体检时采用透视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弊端。因为受到射线剂量的限制,医师不可能仔细观察照射野;加上医生经验上的差别,就容易使一些不明显的问题被忽略。同时,由于没有资料保存而无法让其他医师进行会诊。更无法与以后的检查做对比。目前国内外的数据都表明,肺癌已经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所以,我们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原则。然而,透视是肺癌早期发现的最大障碍。”…[详细]

当然,因为能看动态情况、方位更全面的原因,对一些需要动态地判断病灶的检查,胸透比胸片的效果好。

X射线检查都有健康风险,但胸透远大于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