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调研报告
【来源】:仙桃市郭河镇
一、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在镇委、镇政府的带领下,紧紧抓住国家政策向农业倾斜的机遇,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开拓进取,扎实苦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结构调整收到明显成效。我们立足优势资源开发,着眼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养鸡专业化生产形成规模优势,全镇形成蛋鸡养殖、水产特养、“双低”油菜三大特色产业板块。养鸡规模过600万只,现代化规模养殖小区10个,年创产值6亿元 ,2008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禽蛋大镇”;大力推广网箱隔年养鳝、鱼鳖混养、虾蟹套养高效立体模式,全镇精养水面5万亩,立体套养率达80%以上。优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总产量达1万吨。
二、成功的经验与目前面临的制约因素
郭河是一个农业大镇,特色农业发展潜力较大,虽然目前经济总量还不算很大,但在全市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的希望很大。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第一,充分放大传统优势产业。养鸡是我镇的传统产业。如何放大这一传统产业,带动千家万户的群众致富,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坚持规模化、集聚化,推动了我镇养鸡业走上从散养向笼养、又迅速向园区集中养殖的高效发展之路。
政府推动。养鸡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在养鸡发展的初始阶段,养鸡户都是在房前屋后喂养。经过几年的发展,一批养鸡专业户有了扩大养鸡规模的要求,但由于资金短缺,难有作为。为此,镇政府及时介入,决定在印湾村规划建设养鸡产业园,筹资150万元,对园区的道路、环境进行硬化,并兴建8栋标准化鸡舍,以较低的租金租给专业户。经过2年的租赁,8个养鸡户都获得较大的收益,并相继买断了鸡舍的产权。
大户带动。规模养鸡使专业户尝到甜头,一批大户自发地向园区集中。专业大户王书发自己筹资20万元在园区兴建了两栋鸡舍,年养蛋鸡1.5万只,获纯利18万元,产生了轰动效应。在王书发的带动下,两年之内有22个大户落户园区。
老板推动。为了鼓励更多的大户和老板进入园区,我们采取了特殊的鼓励政策,凡是进园区投资建舍的,每投资20万元,镇政府奖励5万块砖,直接送到工地边。建筑老板印五字为养鸡产业园修建水泥路时,被规模养鸡深深吸引,毅然投资50万元兴建3栋鸡舍,年养蛋鸡2.5万只。目前,园区已集聚老板26个,养鸡160万只。我们力争再通过2—3年的努力,使园区达到“五个一”的目标:占地面积1000亩,基础设施投入1000万元,招引老板100个、建设鸡舍100栋,孵化种苗1000万只。
通过“三动”,传统养鸡产业不断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而且走上了品牌化发展之路,“仙健”、“天利”等品牌不断占领市场,成为了华中地区最大的家禽产品精品名牌,推动了传统产业效益的不断提高。
第三,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柱和关键,是联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水产是我镇重要的主导支柱产业,全镇共有精养水面5万多亩。为了不断发挥支柱产业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作用,我们在水产品加工转化上狠做文章,创新思维引进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3家,有力地带动了全镇乃至全市水产板块的发展。我们坚持高举招商大旗,通过外引内扩,诚信招商、诚心留商、诚意扶商,不断引进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截止目前,全镇共招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8家,年创产值近2亿元。
第四,充分发挥专业协会作用。为了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提高特色产业的效益,充分发挥协会技术、服务、销售等优势,我们重点发展和规范了养鸡、水产、流通等专业协会。在政府的引导下,各协会制定了各自的章程、会员条例、服务准则、财务管理制度及正副会长岗位责任制等,明确了协会的职责和功能。镇政府每年从财政拨款10万元,作为协会相关资金,保证协会正常运转。各协会围绕各自服务领域定期组织活动,每年都有3-5次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培训会,年培训上万人次。全程提供优质种苗、技术指导、销售一条龙服务。各协会共网络会员11000多人,流通协会在周边大中城市设立农产品销售窗口80多个,其中印家兵的鸡蛋产品打进了沃尔玛超市。
(二)制约因素
一是缺乏发展资金,经济总量小。目前,我国还处于小农经济过渡时代,单个农户实力小,特色农业经济发展资金十分缺乏,不仅导致了特色农业效益难以显现,而且经济总量也难以做大,严重制约了特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还不强。近年来,我镇招商引资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外婆家等一批水产加工企业扎堆我镇,有利地促进了我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但由于我们原先的工业基础较差,特色农副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效益的提高。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前些年,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不够,留下了很多历史欠帐,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桥梁、泵站等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综合分析郭河目前的发展基础和今后发展的比较优势,我们认为郭河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应该是: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积极扩大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努力成为全省现代高效产粮生产基地;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业产业的规模,打造全市第一、全省一流的特色农业基地为了进一步推动我镇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长久增长机制形成,我们对今后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⒈加大对特色农业基地的资金扶持力度。
⒉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⒊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