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教学反思
仙桃二中:左菲
《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既是本册的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新的思品课程理念,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较为准确的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在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和突破上,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又考虑了初中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手段采用上注重了适当和便于操作的原则;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注重了灵活性。
让学生从身边衣食住用行的变化说起,来感受发展中的社会主义。通过建国初、新中国成立后、进入21世纪的成就作比较,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学生列举21世纪的成就如青藏铁路通车,神舟系列飞船、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同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虽然我国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我通过《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这则材料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例如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得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我国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一框的知识理论性相对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在本节课中,我能正确地评估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学习水平,使思品课堂教学信息难易程度适当,多数学生经努力都可以接受。这样,既不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厌学心理,又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能的发展。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主导的教师,其任务并不在于把教材中涉及到的思品知识,平铺直叙、完整无损地讲给学生,而在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师生共同活动,深入发掘教材内涵,提炼重点和难点,将其外化成一个又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通过一定的逻辑程序,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加以解决。这些启发性问题,可使学生积极思索,对开拓其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此外,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发现问题,让这些问题有机地契入我们的课堂,迅速地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对反馈信息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矫正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本节课堂观察、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和学习气氛等来看,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节教学仍然有它不足之处。如:学生搜集资料较多,由于课堂时间关系,未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后面设计的内容较杂,教学流程不够流畅,让学生认识还不深刻,这将促使我在以后教学中去探索、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